经济日报:抗疫三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来源:经济日报
春耕备耕,经济经济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的日报忙碌景象;大街小巷重现烟火气,餐饮、抗疫旅游、年国娱乐等行业消费快速回暖;连日来,发展各地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突出助力加快复工复产,成绩多地重大项目纷纷开工,经济经济许多企业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出海”开拓市场、日报挖掘商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背景下,抗疫2023年开局,年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突出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疫三年来,成绩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经济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1.8%,也高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1.6%、0.7%和-0.3%。
三年来,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我国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勇毅笃行的定力和信心。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系列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为发展进一步提供信心、底气和潜力。
2月2日上午,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迎来了开市日,操着不同口音的采购商,往来于各家商户,抢商机、谈合作。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6.8%;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中国游客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快递业回暖向好、日均件量恢复至3亿件以上……今年春节假期,火热的国内消费市场,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也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
中国贸促会对16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外媒普遍认为,中国将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和“稳定器”。
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中国经济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活力、前行的强大能量,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2022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对于正确认识困难挑战、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意义重大。
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点时段能源供应总体平稳;多措并举做好市场保供稳价,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顺利实现年度调控目标。“全球胀”与“中国稳”形成鲜明反差,物价稳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三年来,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微观措施加快落地、精准有力,政策利好信息持续释放,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助力万千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积能蓄势。
焊花四溅、厂房机械轰鸣、生产线悬臂挥舞……春节假期刚过,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三工厂车间里,一派繁忙热闹景象,平均1小时就有70辆整车驶出工厂。
位于天津北辰科技园区的沃德传动(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农历正月初八就已开工。这家专注于工业减速机等传动设备领域的企业,开年首月的销售迎来2000万元订单,为今年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企业和市场信心十足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降本减负以及营商环境的优化。三年来,围绕激活市场主体活力、针对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多政策手段向中小企业倾斜,向民营经济倾斜,让企业减负前行,谋求更大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疫情防控步入新阶段,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增强发展主动性。
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社会投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聚焦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让扎根中国的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全力推动节后复工复产、做好农民工返岗就业服务……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促发展的真招实策,将有力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不少地方对优质外资企业的引进和增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福建深入开展外资招商活动,抓住全球产业链重组带来的机遇,把更多重大外资项目吸引进来;广东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谋划引进一批新的大项目;海南实施国际大招商行动,引进落地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浙江强化外资招引服务,以超常规力度和措施抓好重大外资项目招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从春天出发,鼓足信心、抓住机遇。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14亿多中华儿女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号巨轮必将驶向更加光明的彼岸。
文/新华社记者 赵文君 潘 洁 王琳琳(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责任编辑:综合)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同比增长5.3%
11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前10个月,上海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3.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3%,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10%。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1 ...[详细]
-
2022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南京(Tech G)顺利落幕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南京——首届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南京Tech G)于今日正式落下帷幕。作为面向亚太及全球市场的科技行业盛会,本届展会汇集消费技术全生态链的10大产品类别,多方位展示5G ...[详细]
-
1月9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2022年12月,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司法重整计划,已将方正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方正宽带”)100%股权,通过拍卖的方式转让给了北京白云艾赛斯企 ...[详细]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霁瑶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正当其时,而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 ...[详细]
-
能源危机导致通胀高企,使得市场开始为欧央行激进加息定价。欧洲债券市场正遭遇大幅度抛售。今年8月份,德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逾0.7个百分点,至1.54%,为1990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与此同时, ...[详细]
-
增长210%随着除夕临近,最近不少餐馆的年夜饭预订已逐渐火热起来。吃年夜饭的包厢也变得十分紧俏,不少酒店的包厢都已经预订一空。宁波东福园饭店鼓楼店,是市民俞女士跑的第三家饭店了,遗憾的是,由于预订的顾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1月9日晚8点档,四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三集《铁规矩 硬杠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这一集通过公开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案,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案, ...[详细]
-
刚下会场就上酒桌、为儿子化缘、否认收金条伪造“证据”!李金早案细节披露→
今天20时,《永远吹冲锋号》第三集《铁规矩硬杠杠》播出,片中披露了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频繁接受商人老板宴请、用权力换“方便”等违法违纪行为。李金早,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详细]
-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11月22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11月22日,快手科技发布2022年Q3财报,公司总营收231亿元,同比增长12.9%;净亏损27.1亿元,同比上年收窄61.7%;调整后净亏损6.7 ...[详细]
-
来源:IPO日报近日,天津望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望圆科技”)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深市主板上市。本次IPO,公司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9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