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致时装产销不合格服装被罚24.7万,消费者投诉“强买强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于梦儿)9月6日,强买强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信用中国官网获悉,时装诉绫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绫致时装”)因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产销服装,违反了产品质量法,不合被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4.7万余元、格服没收违法所得5.7万余元。装被者投
据天眼查App显示,罚万绫致时装是消费丹麦Bestseller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Bestseller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强买强卖主要经营的时装诉品牌包括ONLY、维莎曼(Vero Moda)、产销思莱德(Selected)、不合杰克琼斯(Jack Jones)等。格服
图/信用中国官网截图此外,装被者投今年4月,罚万绫致时装深圳星河苏活购物公园销售部因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服装,被处以行政罚款1.5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天眼查App注意到,2015年至今,绫致时装已累计被行政处罚19次,处罚总金额达278.31万元,主要原因均为涉及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违法行为。
除了质量问题,绫致时装的服务也遭到部分消费者的质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注意到,关于绫致时装的投诉量达105条,消费者的投诉内容包括诱导消费、拒绝退款、产品质量问题、强买强卖等。但绫致时装尚未回复任何一条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表示,其于2020年11月在维莎曼微信小程序上购买商品,因尺寸问题选择退货,按照退货流程上传单号并退回商品,之后一个月左右并没有收到退款,于是又重新上传单号,截至目前一年多的时间,绫致时装仍未退款,但该订单状态于2020年11月11日就已显示退货入库。消费者拨通客服电话,客服以未查询到单号为由拒绝退款。该消费者表示,自己提供过不止一次单号,“试问一个快两年的快递单号要去哪里找,为什么在事情开始的时候不能及时处理退款?”
图/黑猫投诉平台截图另一位消费者表示,其在绫致时装官方店购买的衣服,因为付款后7天仍未送到,遂提交退款申请,但被卖家拒绝。该消费者认为绫致时装的行为属于“强买强卖”,要求立即退款并对商家进行处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上述问题致电绫致时装客服,截至发稿,无人接听。
(责任编辑:百科)
-
*ST星星两年虚增近50亿营收,仍连续亏损,监管出手!重整后投建百万辆电动车产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针对巨额财务造假,证监会又开出罚单。11月20日晚间,300256)公告披露,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告知书 ...[详细]
-
江西:对江西航空公司使用民航应急贷款部分给予不超过12个月贴息
财联社6月2日电,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切实稳住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大对民航、铁路等行业纾困支持力度。对江西航空公司使用民航应急贷款部分给予不超过12个月贴息。对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地方 ...[详细]
-
上海银保监局:加大各类专项债券有效投资 在沪资金类专营机构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记者|张晓云6月2日,界面新闻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在沪资金类专营机构依托投资工具和金融服务产品,近段时间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开展普惠金融,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万博来源:智能车参考ID:AI4Auto)全国第一个开放L3级自动驾驶的城市,就要来了。不是自动驾驶第一城的广州,也不是拥有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 ...[详细]
-
吴晓求:要逐渐推动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创业等成为人们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 ...[详细]
-
北京疫情最新通报:昌平新增1例社会面筛查感染者,全市现有中高风险地区“11+2”
6月2日下午,北京市召开第35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以下为主要内容: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例6月1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例,海淀区7例,丰台区6例,朝阳区1例;普通型2 ...[详细]
-
中新财经6月2日电 (彭婧如)近日,“步步高欠款倒闭”“步步高购物卡不让用”等消息引发关注。中新财经2日致电步步高总部,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步步高商务卡/提货券可正常使用。网传落款为 ...[详细]
-
报告期内,浙江亿得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且周转率明显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同时,公司偿债能力不足却仍进行大规模分红《投资时报》研究员 辛夷作为全球最大染料生产、出口和消费国,我国染料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0%。近 ...[详细]
-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详细]
-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底前将基本完成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工作。据了解,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影响,2020—2022年 ...[详细]